案件快讯

首页 > 法院动态 > 案件快讯
一纸判决定分止争: 做深做实全流程释法说理,助力物业纠纷实质化解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3日  阅读:874  来自:原创

“我们完全不知情,凭什么要我们掏钱?”“几年前刚整改过消防,怎么又要花这么多钱?”2025年2月,某小区300多户业主几乎同时收到法院传票,被某物业公司起诉要求分摊消防整改费用49万余元。一时间,某小区业主群里炸开了锅,业主们对某物业公司撤场的起诉感到疑惑,纷纷表示不满。

矛盾初起:程序不当埋隐患

案件源于2021年8月的一起火灾事故,该事故暴露出某小区存在消防设施失效、消防设备损坏、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某物业公司被相关部门责令整改并受到行政处罚。然而,某物业公司在未告知业主、未征求业主同意、未向住建局报备的情况下,擅自将小区消防系统改造工程发包施工。

回想当时情况,某物业公司经理表示:“当时情况紧急,以为先整改再补办手续问题不大。”正是这一“先斩后奏”的做法,为后续纠纷埋下隐患。

工程完工后,某物业公司自行向住建局申请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却因不符合申请要求被拒。于是,某物业公司转而将300多户业主诉至端州法院。

突如其来的诉讼,让双方的信任产生裂痕,和睦的小区被争执和不满笼罩。某物业公司认为消防整改惠及全体业主,理应由业主承担费用;业主则质疑物业公司在撤场后立即起诉程序不合规、资金用途不明。双方矛盾争议较大,群体性风险隐现。

300多宗案件涌进法院,考虑到案件较为复杂疑难,依法组成合议庭对系列案件进行审理,分别由陈晓文和李小青两位法官承办。两位法官仔细翻阅卷宗材料,经初步研判分析,认为案涉数百户业主,双方矛盾争议大,若简单判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必须将释法说理贯穿诉讼全流程,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厘清责任,才能做实定分止争,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深入调查:抽丝剥茧探实情

为查明事实,两位法官全面梳理争议焦点,围绕消防改造工程合规性、维修资金申请程序等核心问题,主动走访区住建局、街道办、社区全面了解物业运营、小区管理等情况。

3月17日,由法院牵头,区住建局、街道办、司法所和社区召开专题分析会。会上,一个重要信息浮出水面:该小区2017年成功申请了28.4万元维修资金用于消防整改,而2021年火灾后发现仍存在消防问题。

随后,法院函询区住建局,明确该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应急使用情况以及申请该项资金的依据、流程和程序,两位法官根据复函内容,及时向某物业公司和业主通报案件进展,耐心释法说理,逐渐平复业主急切情绪,避免了扎堆申请信息公开挤占行政资源。

“短短四年时间消防设施再次失效?物业日常维护是否到位……”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两位法官心头,为此,他们组织双方当事人到案涉小区实地勘察,现场逐一查看消防设施设备运行现状、对照建设工程项目表核实维修、维护、更换情况,向某物业公司、业主代表详细询问维修记录等,进一步了解案件事实,为案件客观、公正的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庭前准备:夯实基础保公正

考虑到案件涉及人数众多、案情复杂,且牵涉多年前的两次消防工程,两位法官决定在4月底召开庭前会议厘清关键问题。

起初,部分当事人因对庭前程序不熟悉表现出不解,认为“多此一举”。合议庭耐心解释赢得当事人的理解与支持,“充分的庭前准备,能让庭审更加聚焦争议焦点,提高庭审效率,确保双方都有充分时间举证、质证,实际上是为大家节约时间。”

庭前会议中,合议庭组织交换证据,发表质证意见,并出示了法庭依职权调查的证据,引导双方聚焦关键事实发表意见。同时还对需进一步核实的部分证据、事实进行释明,指定补充证据的举证期间,以便双方在庭审中真正做到充分举证。

一纸判决:法理情融合显公正

6月中旬,案件开庭,合议庭充分保障双方诉权,耐心听取辩论意见。经审理后依据查明的事实与证据作出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案涉消防工程的项目多、范围广,金额高达数十万元,显然属于小区管理的重大事项,理应由业主共同决定。某物业公司擅自决定施工,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此外,某物业公司在2017年已对案涉小区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设施设备破损、消防栓没水等问题进行整改,但四年后小区发生火灾,仍存在上述消防问题,可见某物业公司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对消防设施的维护、工作人员的消防培训和组织消防演练等工作内容存在缺失,履行物业服务合同方面存在违约行为。遂依法判决驳回某物业公司全部诉讼请求。

在判决中充分展现了“如我在诉”的理念,加强释法说理,着重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逐一回应,让当事人胜败皆明、心服口服。同时,还体现了司法关怀,提醒小区业主要正视消防安全问题,尽快消除安全隐患。

案结事了:释法明理促和谐

判决书送达后,两位法官没有止步于案件已办结,而是针对当事人仍然存疑的地方,结合民法典中相关法律规定,再次梳理双方物业服务合同的条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项释法说理,继续做实判后答疑工作。

对物业公司提出维修资金应急使用的疑问,李法官从程序合法性角度进行细致解释:“应急情况仅豁免表决程序,并非完全取消业主知情权。即使当时情况紧急,无法及时取得业主的同意,也应当告知业主,或向主管部门申请介入保障程序合法性。”

看着某物业公司经理若有所思的表情,陈法官进一步从履约的角度分析:“第一次消防整改后,仅四年又出现同类问题,说明某物业公司日常管理中存在重大疏忽,因此产生高额整改费用,再要求业主分摊,有违诚信和公平原则。”

“我们确实在程序和履约上都有问题,今后要加强管理,提高法律意识和程序意识,依法依规办事。”经过两位法官循序渐进的释法说理,某物业公司深刻认识到自身不足,表示服判息诉。

9月18日,业主代表向法院送上锦旗,感谢法院公正司法,“一开始我们还担心法院会‘和稀泥’,没想到法官查得这么细,说得这么透,我们心服口服。”并承诺尽快召开开业主大会讨论消防设施整改方案,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这起物业纠纷的圆满解决,通过全流程释法说理,促使矛盾纠纷实现实质化解,不仅有效化解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维护了业主合法权益,避免了群体性风险,也促使物业公司、业主的反思整改,推动基层治理良性发展,更对同类型纠纷的处理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