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端州法院“多元解纷+自行变卖”
标的物顺利成交
“起拍价、二拍价、拍卖公司和平台都是我和对方当事人共同协商确定的,对比传统司法拍卖,自主拍的成交价更高、手续更简单,最重要的是耗时短,房子早一天变现,我就早一天还钱,也能节省一天的利息。”林某是被执行人,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实实在在尝到了“多元解纷+自行变卖”新模式的“甜头”。
日前,端州法院通过不经司法拍卖而由当事人自行变卖的方式,成功处置一宗抵押房产,仅用2个多月时间完成资产变现,高效化解了矛盾纠纷,实现双方当事人共赢。
“都想房子早点卖出去”
2019年7月,肇庆某担保公司为林某借款90万元提供担保,林某提供其名下房产作为反担保,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因林某未能按期还款,担保公司为其代偿借款本息108万余元。后担保公司向端州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林某向担保公司偿还代偿款及利息,担保公司对林某名下房产享有优先受偿权。判决生效后,担保公司申请强制执行,端州法院受理后查封了上述抵押房产。
执行法官郭锦介绍:“在执行中,林某表示每日都要承担逾期利息,希望法院可以尽快执行处置抵押房产,减少利息支出,并愿意配合法院尽快开展拍卖工作。为提高执行标的物处置效率和价值,我们在查封控制房产后即时启动‘自行变卖’多元解纷机制,联合专职调解员引导双方当事人就抵押物处置达成和解协议后,共同委托拍卖平台自行拍卖。”
2022年3月10日,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一锤定音公司在阿里拍卖平台“自行处置”模块挂网拍卖,通过参照大数据评估及议价的方式最终确定以118万元作为第一次起拍价。期间,林某积极配合一锤定音公司对涉案房产进行勘验、调查、评估。案涉房产第一次拍卖流拍后,双方当事人重新议价最后确定以98万元的价格进行第二次拍卖,最终,案涉房产顺利拍卖成交。
(图为平台截图)
“纠纷化解、债务履行一步到位”
今年3月以来,为有效提升涉金融案件审判执行质效,端州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探索推行抵押借款案件“多元解纷+自行变卖”工作机制,对于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简单,当事人均希望快速变现抵押物的案件,采取不经司法拍卖而由当事人自行变卖的方式处置资产,以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和价值,节约司法资源,推动矛盾源头化解。
据了解,该项机制不仅适用执行程序,还贯穿于立案、审判全过程。特别是在诉讼保全阶段,法院依法查封被告不动产并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亦可选择通过“自行变卖”方式,第一时间自行处置抵押物,无需进入执行程序。各方当事人充分参与到财产处置全过程,自行达成协议、标的物调查、共同议价上拍,大大降低了拍卖、腾退阻力。
“通过该模式,债权人方可以实现迅速回款,债务人则可及时盘活资产、避免债务发酵及利息、罚息、诉讼费等损失,实现纠纷化解、债务履行一步到位的目标。接下来,我院将充分发挥多元解纷机制作用,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端州法院党组成员谭松表示。